人才其实也是一种发展资本。人才随着其他领域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国际化也推动了人才的发展和流动,特别是跨国公司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融合,而且各国在人才流动、贸易发展方面,都有更多互动,最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1月4日,深圳,骄阳似火,33.9℃的气温让人感觉仿佛重回盛夏。与室外的一片火热交相辉映,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内也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第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展开。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从2001年创办至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走过了10年发展历程,今年也是大会自2007年移师深圳以来的第五年。本届大会包括展览洽谈、深圳论坛、专业会议、高端招聘4大部分,共10大展区,并在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设置首个分会场。大会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展位总数2100多个,涵盖了人才领域的各个环节。共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海外专业组织和各类机构,2000多名海外代表和全国各省市人力资源、外专系统6000多名专业代表参会。大会期间共举办了35场签约、推介活动,召开了120多个专题和业务会议。从11月4日至5日,参加专业会议、展览洽谈、深圳论坛和高端招聘的总人数达11万人次。
诺奖大师加盟深圳论坛热议中国智力引擎
11月4日,第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暨深圳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芬恩·基德兰德(Finn E.Kydland)、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托马斯·斯泰茨博士(Dr.Thomas A.Steitz)、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阿达·尤纳斯(AdaE.Yonath)出席本次论坛,同时,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600名代表聆听论坛精彩演讲。
作为大会的核心板块,本届深圳论坛以“集聚国际人才智力,服务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设有“国际政要论人才”、“诺奖大师论人才”、“海归与本土人才优劣之辩”、“女性企业家用人之道”和“先秦诸子的人才观”五大内容板块,同时举办“坪山新区、龙岗区海外高端人才专场对接会”,吸引了上百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报名参加。
在“诺奖大师论人才”环节,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爱德华·雷斯科特、芬恩·基德兰德发表精彩演讲。“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非常迅猛,这是一个奇迹。”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在演讲中对深圳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是非常成功的,基本上达到了德国的经济水平。
爱德华说,人才其实也是一种发展资本。人才随着其他领域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国际化也推动了人才的发展和流动,特别是跨国公司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融合,而且各国在人才流动、贸易发展方面,都有更多互动,最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他特别强调说,在美国有一些人说,中国的发展伤害到了美国,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合作、互动、竞争是非常重要的,开放使得美国受益,也会使中国受益。
芬恩·基德兰德则在演讲中坦言,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就是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人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还有一个角色就是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起来也很重要。
芬恩说,中国很多国有公司得到贷款比较容易,也因为这个原因比较容易获利,劳动力成本也比较低。而真正驱动生产、驱动经济的,是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企业,而这样的企业得到贷款比较难。它们因为资本不足、融资不足,得到更多劳动力和资源比较困难。所以这代表了潜在的一种资源错配,这是一个问题,除非中国银行业也能够有更多竞争和更加开放。
他强调,我们必须注重于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目标。人才政策也是一样,这样人才才会流进这个国家,能够流到各行各业,创造更大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