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角色是学习管家。学习管家式的人才开发培养体系通过构建灵活性高、交互性强的学习平台,使学习过程变得简单快捷,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实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和人人为师我为人师,学习成为员工内在的一种特质和行为习惯。其目的是激活组织内部的学习活性,快速提炼、沉淀和传播组织内的最佳实践,实现学习“场”效应,以源源不断的创新思想持续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实现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企业大学:迎合战略、复制人才
企业大学是什么?这是下午的圆桌环节主持人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有嘉宾认为,“企业大学就是企业学习能力的建设者、组织者”。也有嘉宾概括为“企业大学作为员工培养基地,是机制的创造者和制度的推进者。”还有嘉宾从企业、员工、企业大学自身三个层面做了详细阐述,“从公司层面看,企业大学应该是公司战略落地的实践者;员工层面上,企业大学应该是员工成长的导引者,帮助员工去成长;从企业大学自身来说,它应该是知识层面的传承者。”
正略钧策合伙人崔冰补充认为,企业大学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不仅要能做好执行,更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提前规划与准备,快速复制企业所需的人才,满足企业快速发展所需。这是企业大学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广东移动培训学院经理李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企业大学不单只是一个培训中心,它是组织智慧的摇篮;企业大学是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摇篮,是企业核心人才的加速器,有了企业大学,人才成才的时间可以缩短。
南方电网党校、培训评价中心处长王邦志认为企业大学不应该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包罗万象,而应该是高端人才的孵化器,是员工成长的催化剂。企业大学应侧重于对企业高端人才的培养,给员工提供学习的平台,提供需要的资源。
在王老吉药业人力资源总经理张永红看来,企业大学更是一个企业的软名片,“王老吉也有一个商学院,它不单只是培训我们的员工,更多的是作为企业的软名片,对我们的宣传也很有帮助。”
招银大学罗开位主任认为,过去十年,是全球企业大学,或者说企业组织学习发展体系快速成长的十年。一方面因为这十年是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十年,科技高速发展,知识更新快,需要员工不断地去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竞争加剧,企业成本控制越来越紧,特别是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越来越紧,需要一个人承担过去几个人的工作,员工又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去脱产学习。这样,企业就必须要有更科学、强大的学习体系支撑,从而推动企业大学迅速发展。
云南移动人力资源部员工发展经理王彤结合自身企业的情况分析认为,企业所处的阶段不一样,企业大学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如在业务快速发展阶段,网络建设跟不上客户发展速度,就需要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集中培养;在市场竞争阶段,面临的问题就是抢客户、抢份额,这时候可以通过企业内部树立标杆、培养优秀的骨干员工和领导作为内部的培训师,迅速培训、复制优秀人才。
刘小平分享了汽车行业企业大学的做法。从2007年开始,中国汽车行业步入了快速的发展期,整个行业在以每年15%以上的增速增长。随着业绩增长,人员也在迅速的扩张,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基于这种情况,长安汽车建立了长安企业大学。企业大学如何有效运作?刘小平认为,首先要得到公司高层的支持与重视。长安汽车大学由董事长担任校长,每个学院都由公司副总级人员来担任院长;第二点,院系课程设置需专业人士牵头以保证专业性。长安汽车大学院系设置包括领导力学院、战略研究学院、通用管理学院、技术学院、营销学院、采购学院、精益制造学院,人力资源部制订标准、流程和提供方法工具及资源,真正在课程开发的时候,必须由各个模块的专家牵头,这样可以保证课程开发更专业、更具实操性。
大唐大学校长贾晶认为,企业大学的关键在于提高员工自觉参与的积极性。要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使员工自发学习,若制度体系与绩效考核、职业发展通道相关联,员工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和愿望。
此外、广东移动、招银大学、南方电网党校等人才培养的负责人分别结合企业的人才培养实践为大家做了一些优秀案例分享。论坛得到了参会嘉宾的高度认可,嘉宾认为,通过此次论坛,听众不仅聆听了国家相关领导有关宏观经济形势的最新解读,更对中国优秀企业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新趋势、新理念、新动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现场标杆企业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新思路和最新实践案例的分享也对自身企业的工作开展有很好的启发作用。